相信現在大家對於美能達 維修都比較感興趣,此刻小郭就在互聯網上為大家歸納了一些關於美能達a7維修手冊方麵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哦。
索尼A7係列絕對是相機史上增長最快,產品更新最快的全畫幅相機係列。五年時間,發布了三個係列,三代產品,八個具體型號,這在相機發展史上是不多見的。說到全畫幅微單,你首先想到的是索尼A7。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索尼A7家族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最成功的全畫幅相機係列的。
索尼絕對是數碼相機領域的後起之秀。
2006年以前,索尼數碼相機都是卡片相機。當時佳能尼康和賓得在單反領域都有碾壓索尼的絕對實力。索尼早就對數碼相機這塊大蛋糕感興趣,但是數碼相機的研發是一個漫長且耗資巨大的項目,所以索尼決定從美能達開始。2000年後,美能達岌岌可危,索尼順勢收購了美能達相機業務。2006年,索尼終於推出了A100數碼單反相機,正式進軍數碼單反領域。
直到2006年,索尼才推出數碼單反A100,但4年時間,索尼推出了12款單反相機。
2006-2010年的數碼單反市場是競爭最激烈的時代。2007年,尼康全畫幅D3出現,2008年,佳能5D2與尼康D700競爭。在這樣一個殘酷的時代,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場地位,索尼從2006年的A100開始,到2010年8月的A580。四年時間,索尼共推出12款各種定位的單反相機,成功解鎖“刷機狂潮”稱號。
到2010年,索尼A580,索尼4年推出12款單反機身。
不過相機型號的瘋狂刷新收獲了不少索尼用戶,但這些用戶並不是真正的粉絲。畢竟相比佳能和尼康,索尼沒有技術優勢(缺乏對焦、光學防抖等長期積累),其次也缺乏鏡頭優勢。2010年,索尼同時發布了兩種相機:單電相機,首批發布的機型為A33和A55;單相機,首批發布的型號是NEX-3和NEX-5。自從單電和微單發布後,索尼A係列數碼單反就停止了更新。
2010年,索尼單反停止更新,單電和微單同時出現。
眾所周知在隨後的過程中,索尼微單在自己的競爭中大獲全勝,如今單電幾乎已經成為曆史。隨著微單的巨大成功,其他廠商還沉浸在微單的便攜性優勢中。索尼意識到微單相機其實是未來相機的一種新形式,於是在2013年,全畫幅微單索尼A7係列正式發布。
2013年10月,索尼同時發布了2400萬像素的A7和3600萬像素的A7R。
2013年,索尼同時發布了2400萬像素A7和3600萬像素A7R。
2013年索尼發布A7和A7R的時候,微單相機還有很多問題等著解決。第一個是聚焦問題。無論是A7還是A7R,對焦係統都不夠成熟。A7代采用了最早的混合對焦,A7R隻有對比度檢測對焦,沒有相位檢測。所以兩個攝像頭對焦性能差,不僅容易拉風箱,還經常會出現不匹配的情況。
索尼A7代卡口不是金屬設計,所以經常被稱為“堅固的塑料卡口”
第二個問題是,雖然索尼有幾代APS-C微單,但是麵對主打專業用戶的全畫幅機身,索尼在設計上還是走在了暗處。A7代機身,無論是機身的手感,還是機身的操控性,都可以用槽點滿滿來形容,尤其是電續航,A7代可以用捉襟見肘來形容。
索尼A7代機身,在對焦、操控、續航上,都有不小的問題。
雖然索尼A7代有各種缺點,但這兩款相機讓所有攝影愛好者發現,還有這麽小巧輕便的全畫幅機身!所以索尼A7係列發布了,圈了無數。從2013年開始,索尼就敲定了微單未來的發展方向,即全畫幅和專業化。
A7的成功與機身設計的失敗如影隨形。所以索尼在發布A7代後並沒有放鬆,而是加快了機身的研發。僅僅13個月後,2014年11月,索尼發布了A7的第二代機身A7M2。更新全畫幅的速度花了13個月,創下了相機行業的新紀錄。
短短13個月,索尼推出A7M2,刷新了全畫幅相機的更新速度。
索尼A7M2是A7代的改進版。從紙麵參數來看,隻增加了五軸防抖。不過A7M2在機身上做了很多改進,改進了機身的設計,提升了握持感,而且隨著處理器的升級,二代A7的畫質有所提升。
索尼A7M2紙麵參數隻增加了五軸防抖,但機身設計有了很大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A7M2發布於2014年,隨後幾年價格幾起幾落。憑借其價格優勢,A7M2成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入門級全畫幅微型相機。
2015年6月,索尼A7RM2正式發布。這一次,本來預計索尼會繼續使用3600萬像素的成熟傳感器,但索尼直接使用了4240萬像素的新高像素傳感器,一度刷新了DXO上135個攝像頭傳感器的成績。
2015年,索尼A7RM2在DXO的傳感器評分中超過D810,成為135款機型中的最高分。
A7RM2的成功是巨大的。這款相機不僅擁有出色的靜態畫麵質量,擁有399個相位對焦點和25個對比度對焦點區域,還具有過采樣4K視頻拍攝的能力。在當時,這款相機的紙張參數無疑是史無前例的。A7RM2代表了高品質數碼相機的又一次突破,對風景攝影師和商業攝影師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索尼A7RM2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高像素機型。
雖然A7 II機身,但是各種問題都有。但隨著價格的降低,這兩款相機越來越受到大眾消費者的青睞。
歡迎。不過索尼更新相機的頻率沒有放緩,而且這一次首先更新的並非A7M2,而是A7R係列。
2017年10月索尼更新A7RM3,但是A7M3卻等到了2018年2月份才發布,這其中不乏索尼因為A7M2賣得太好不想快速更新的緣故。
A7RM3是索尼三代A7的第一款機身,三代A7一改前兩大機身的各種問題。加入了觸控,改進了握持體驗,增加了對焦撥杆,采用了雙卡槽,而且大大提升了續航。這一代A7係列,基本上不在具有設計上的硬傷。
A7RM3大大改進了操控,可以說A7係統在第三代趨近於完善
作為三代機身,A7RM3與A7M3都沒有提升像素,而是將高像素與高速度進行了充分融合,而且大大改進了對焦係統。索尼A7RM3具備追焦狀態下的10fps連拍速度,而且連拍續航達到了76張。索尼之前機型一直是緩存不夠,拍攝之後需要耐心等待存儲卡寫入,A7三代機身沒有了這個問題。
在拍攝性能上,不管是A7RM3還是A7M3,都在對焦和連拍性能上大幅度提升
三代機身,對焦提升是明顯的。A7RM3從二代的399相位對焦點+25反差對焦點,提升為399相位對焦點+425反差對焦點。但是改變的不僅僅是數量,A7RM3的對焦性能相比於上一代有了質的提升。而A7M3直接采用了A9的對焦係統,達到了693個相位對焦點與425個反差對焦點。
索尼A7RM3與A7M3對焦係統大幅提升,A7M3更是直接用了A9對焦係統
A7三代機身,已經成為了成熟的微單係統,A7M3也不再是入門級全畫幅,而是向著專業微單邁進,因此A7M3上市已經接近一年,但是價格依然在13000元左右。
索尼A7M3售價非常穩定,正是性能成熟度的標誌
除了A7與A7R係列外,索尼A7家族還有一個特殊的成員,那就是主打視頻拍攝的A7S。
2014年4月份,索尼發布了A7S。這台相機采用1220萬像素的傳感器,主打高感表現,感光度範圍ISO 100-102400,並且可以擴展至ISO 409600,可以高感非常恐怖。不過2014年的A7S雖然主打視頻,但是4K視頻需要HDMI輸出,並不具備內錄功能,這一點實際上要落後於2014年1月發布的鬆下GH4。
A7S本意主打高感,視頻並不是絕對的核心技能,但是GH4的4K視頻給了A7S不小打擊
由於2014年鬆下對於4K視頻的快速更新,2015年9月,索尼再次更新A7S。A7SM2依然搭載了1220萬像素的傳感器,機身參數基本與A7S一致,主要升級在於加入了4K視頻,而且搭載了S-LOG曲線。
雖然索尼A7SM2在高感表現上必然遠勝於鬆下GH係列,但是僅僅依靠高感,並不足以奠定索尼A7SII的統治地位。而且如今4K視頻非常普及,而且索尼A7RM3與A7M3等機型都具備S-LOG曲線,索尼A7SM2的優勢並不明顯。
A7SM2算不上失敗,但是並不如A7與A7R係列那麽成功
如今,索尼A7SM3傳聞一次又一次出現,但是每次都沒有正式發布。實際上目前來看,視頻拍攝已經不需要單獨設置一台相機,所以索尼實際上也在衡量A7SM3存在的必要性。未來,索尼A7SM3在上半年依然不會到來,這一係列是否將繼續存在,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管在銷量上,還是產品技術上,索尼A7係列都是非常成功的全畫幅相機係統。不過2018年下半年,全畫幅微單集體爆發,佳能、尼康和鬆下全部氣勢洶洶,而且分別祭出了各自的看家絕技,這對於索尼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挑戰。
2018年全畫幅微單集中發布,索尼也麵臨著巨大挑戰
雖然索尼A7係列有著先發優勢,但是實際上現在各家全畫幅微單的快速成長,實際上都在搶占索尼的市場份額。為了應對挑戰,索尼官方已經放話出來,2019年索尼必然將展開反擊,索尼將在技術上進行突破和革新,從技術層麵打擊對手。究竟2019年索尼能否為我們帶來更黑的黑科技,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