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畫學會理事;
中國長城書畫院理事;
北京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易峰花鳥畫工作室導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導師;
榮寶齋畫院教授;
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導師;
運城學院美術與工藝設計係特聘教授;
《中國書畫》雜誌社畫院畫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書畫院畫家;
中國藝術家生態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
作品被釣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中央電視台、榮寶齋畫院及國內外畫廊山東文軒畫廊等鑫家專業機構和國示友人收藏;
出版《當代名家技法圖例經典・易峰》、《名家扇麵・易峰》、《當代名家花鳥畫庫・易峰卷》、《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精選・易峰》、《中國當代名家精品集係列》等;
2007年
被評為“最具學術與升值潛力的百位畫家”;
2008年
6月,山西省文聯,中國黃河電視台《走近書畫》欄目拍攝專題片《著名花鳥畫家易峰的精神世界》;
12月,被評為“當代30位最具學術與市場潛力的(花鳥)畫家”;
2009年
9月,入北京大學哲學係訪問學者,研究中國傳統古典美學。
2004年
獲中國畫大家展銅獎。
2001年
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2003年
入選全國第二屆中國畫展、全國當代花鳥畫大展;
2004年
中法文化年“中國風情”當代名家邀請展;
中國美協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水墨心象”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05年
《故園秋意濃》參加“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青展;
《春風憶風蕭》參加《第五屆秦皇島之夏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金桂杭州”當代中國名家書畫展;
“光與水默”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06年
4月,“第二屆食品文化節”暨“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漯河;
“水墨雅集”中國畫名家七人邀請展,威海;
“水墨河東”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運城;
“2006水墨亮寶中國畫名家邀請展,西安;
“經典水墨2006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無錫;
2007年
12月,在惠州舉辦“易峰花鳥畫作品展”
“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榮寶齋畫院;
12月,“經典水墨―中國畫名家扇麵展”,無錫;
2008年
5月,“借花娛目―易峰中國花鳥畫作品展” 巡回展在家鄉運城舉辦;
“威海畫院建院二十周年名家邀請展”,威海;
6月,“2008長白行―中國畫名家邀請展”,長春;
9月,“相約白山走進江源―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白山;
2009年
3月,“借花娛目--易峰花鳥畫作品展”巡回展在廣州佛山舉行;
4月,“時代精神―紀念湖社成立五十周年全國中國畫名家提名展”;
4月,“非斷裂後焊接―60後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09當代名家水墨六人全國巡展”(趙俊生,高卉民,張誌民,趙衛,周士鋼,易峰);
7月,應新疆伊犁天馬之鄉昭蘇縣政府邀請赴西域采風寫生,體驗生活,創作了大量作品;
7月,參加“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畫家邀請展”,北京中國國家畫院;
9月,參加“盛世丹青―全國中國畫名家學術提名展”,濰坊;
11月,參加“中國長城文化萬裏行―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今生稱畫客往世乃詩人――讀易峰先生花鳥畫
中國繪畫,其來尚矣。周秦兩漢,旌麾黼黻爭豔;魏晉勝流,摹寫人物著稱;隋唐五代,山水方滋;南北兩宋,花鳥勃興。明清以來,追步前哲,漸乏新意。由此可見,中國花鳥之成熟晚於山水,而山水之成熟又晚於人物。北宋《宣和畫譜u2022花鳥敘論》雲:“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而律曆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於此,與詩人相表裏焉。故花之於牡丹芍藥,禽之於鸞鳳孔翠,必使之富貴;而鬆竹梅菊、鷗鷺雁鶩,必見之幽閑;至於鶴之軒昂、鷹隼之擊搏、楊柳梧桐之扶疏風流、喬鬆古柏之歲寒磊落,展張於圖繪,有以興起人之意者,率能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也。”其時黃筌、徐熙、趙昌、崔白等名家相望,蘇軾、文同、揚無咎、鄭思肖等文人學士亦時一寓興焉。山水之作,以氣勢形象、拱伏映帶取勝;花鳥之作,以形神兼備、生趣盎然為主。山水,大物也;花鳥,細物也。山水難在氣象高渾而幽深沉厚,花鳥難在形態生動而詩意充盈。故作花鳥畫,尤尚文學、書法之功。詩重象外之意,畫重物外之趣,由物生情、由景及境,詩畫本一律也。
易峰先生數十年來專攻花鳥畫創作,博采古今諸家之長,別出心象造化之美,其畫用筆含蓄蘊藉,運墨清透滋潤,造型簡練傳神,設色淡雅明麗,意境悠遠寧靜。其筆墨、造型、設色所營造之畫境,詩意盎然,靜穆典雅,引人凝想遐思。易峰先生畫中有題跋雲:“作畫之境,應具有深沉博大、樸實靈敏之氣息,亦為養心之根本。”深沉則幽微,博大則渾厚,樸實則真切,靈敏則優美,此為畫境之美,亦為養心之法。心中具有百般氣象,筆下方顯霽月光風。吞吐遐荒,出入微茫,擷取諸物,化我境象。文質並茂,境象共彰,鬱鬱之盛,含蓄蘊藏。
易峰先生曾於創作一批《花間記係列》扇麵畫(二OO六年),題材有牡丹、梅花、水仙、芭蕉、鬆、竹、菊花、玉蘭、荷花、辣椒、芋頭、鴨、山雞、鷺鷥、錦雞、山雀、仙鶴等,雖尺幅不大,但張張精彩。由其題材之豐富、意境之優美,可知其藝術功底之深厚、繪畫技藝之高超。萬象包羅於心中,百物爭輝於筆下。其畫牡丹,雍容典雅,富貴華麗中透出樸淡清高;其畫水仙,亭亭玉立,素潔淡宕中蘊含熱烈繁茂;其畫芭蕉,鬱鬱蔥蔥,綠蔭如蓋中昭示無上清涼;其畫山雀,棲息枝頭,樸實可愛中富有機警靈巧;其畫竹、花朵、葦草,多雙鉤填彩,筆線靈動挺勁,設色精妙秀雅;其畫鳥,或雙棲、或獨立、或振翅、或理羽,多細筆披寫絨羽,濃墨鉤寫鳥喙鳥爪,羽輕盈而欲飛,喙堅利而欲啄。妙取花鳥之物情、物態、物理,化合於一心,揮寫幽眇之景,融合空靈之境。由《花間記係列》扇麵畫,可窺其早期繪畫藝術之一斑。
詩難於取象傳情,畫難於寫物造境,必識見深透而心存高遠者,方可得其幽微靈妙。古代花鳥畫家多以筆墨取勝,徐渭、陳淳、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無不是氣勢雄強,筆墨精到,以書入畫,注重畫麵構成,其揮寫之花鳥亦多借物言誌之意。易峰先生則別出心裁,把花鳥置於近似於山水所具有之背景中,置於大氣充盈之生態環境中,置於其內心所營造之意境中,使花鳥與天地同律動、共呼吸,因而具有磅礴大美。其所造之境,既是自然之境,又是心靈之境;既是繪畫之境,又是詩意之境。其作《玉蓮清香》條幅(二OO六年),畫近岸荷葉田田、蓮花綻放,中景為水波粼粼、雙鴨偶遊嬉戲,遠景為葦草濃密、綠蔭擁覆,為雙鴨營造出一個寧靜幽謐環境。畫麵起承轉合,筆墨濃淡幹濕,空間縱深映帶,既有花鳥畫構圖之穿插切割,又有山水畫造境之氛圍渲染,使其花鳥畫具有身臨其中、引人入勝之美。其作《雲南寫生係列》(二O一一年)更是將其工筆與寫意、積染與潑彩、花鳥與山水、刻劃與造境之結合渾化發揮到極致,其造型之精確傳神、筆墨設色之勁健明麗,意境之幽深高華,將其花鳥畫成就推到又一高度。
今觀易峰先生筆下之境,寧靜、淡雅、細膩、含蓄、蒼茫、悠遠,溫文爾雅而又蘊含強健中正。唐代詩人王維曾雲:“夙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王維以詩鳴世,但卻自認為前身乃畫家也。其詩秀雅淡遠,禪味新愜,畫意彌滿,信然其言也。易峰先生則反之,可謂“今生稱畫客,往世乃詩人”,其畫境之成、詩意之美,雖不無博覽精讀、遷想妙得之功,然其犖犖大者,皆自天性、氣質中來。宋代詩人蘇東坡雲:“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易峰先生秉承詩人氣質,以詩入畫,潛修默玩,錘煉筆墨,詩畫共融,可謂成就斐然矣。
二O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於北京通州梨園
(本文作者現為《榮寶齋》雜誌執行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
煙雨清風不老禪――讀易峰的花鳥畫
在眾多的花鳥畫家中,易峰是獨特的一個。易峰的繪畫有意無意地描繪著水邊的故事,給人老有一種濕漉漉的感覺。難道說他也曾經受過“水邊的教育”?
中國傳統的花鳥繪畫應該說是文人雅士們賞玩的一個品種,隨著文化理想的淡化,花鳥畫的形式不斷地被肢解,就目前花鳥畫界存在的種類來說,某些花鳥畫已經完全背離了傳統的審美精神,變成了一堆枯枝亂草。易峰的繪畫是在傳統花鳥畫意識沉淪的狀態下脫穎而出的,尤其方顯其英雄本色。
首先,他的繪畫注重造型。中國傳統的花鳥繪畫在審美境界上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與鳥的動靜結合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陰陽觀念,所以花鳥繪畫中的鳥的形象是貫穿整個創作的一條主線。沒有鳥的形、神、情,就談不到花鳥繪畫的意境美。他的花鳥畫在鳥的造型上是尊重了這一基本規律的,因此他筆下的鳥造型準確,神情兼備。即使能夠做到這一點,也並不是花鳥繪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他的筆觸便進一步地升華到對鳥類結構的提煉與概括上。
有的人也許畫過很多的寫生,但是寫生永遠都是創作的材料,寫生和創作之間的距離何其遙遠啊?在造型準確的基礎上他去粗取精,突出重點,善於在規律中找個性,在現象中樹形象,在過程中抓瞬間。創作習慣使然,他筆下的鳥都很蓬鬆,羽毛疏朗,層次分明,姿勢優美,體態豐盈,非常富有質感。這樣的過程無疑是一場人與鳥心靈的關照和對話,這樣的“鳥”已經從自然物象化為了藝術形象,他在這個方麵下了很多功夫。古人寫生不僅僅是“寫活”,而且是“寫生命”,“寫生活”,沒有曆程就沒有深刻,他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
其次,感謝生活。對於一個畫家的一生來說,總是存在著一個最高點和一個最低點,當一位畫家的基本風格確立以後,繪畫就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一種人格。繪畫境界的升華無不表現在人格的圓滿之上。在與他交往中,易峰是一位平和的畫家,他熱愛生活,熱愛花花草草,人格上具有一種憂鬱美,自然界的風花雪月,煙雨清風常常使他觸景生情,甚至熱淚盈眶,有著一顆不老的禪心和浪漫主義詩人一般的情懷。畫家朋友們聚會,難免言語激烈,慷慨激昂,但他總是耐心地聽著,品著,一幅安詳的樣子。繪畫藝術是屬於唯心主義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什麽樣的品格就會成就什麽樣的畫家,這是我固執的認識。對生活的敏感成就了他的個性和藝術。
其三,婉轉柔韌的筆法。寫意繪畫是“寫”出來的,不懂得用筆不可談寫意藝術。易峰的繪畫沒有視覺上大跨越和大張力,在用筆上他非常講究距離感,這是他的天性。他的畫麵上最生動的就是那些似有似無,似近還遠,模棱兩可,若隱若現的用筆,非仔細看不可得其三味,仔細看還是看不清楚,距離營造出了朦朧,給欣賞著帶了愉悅的餘韻。用筆粗放處,夠了塗抹不可一世,氣勢勃勃,銳不可當;用筆細膩出,又一波三折,婉轉柔韌,中鋒行筆,絲絲入扣。粗筆塑造塊麵,細筆刻畫枝葉,粗細融合,相得益彰。
其四,靜美溫馨的色彩。易峰在繪畫的設色方麵是屬於淺色調的,這種色調直接帶來的就是審美境界上的靜美與淡雅,同時他的色彩把淺降的和青綠的理念融合在一起,色彩的魅力在他的畫麵上被張揚得安逸和飄渺。
中國的花鳥繪畫是以色彩為主要審美特征的,傳統的花鳥繪畫又以濃鬱熱烈的色彩見長,從黃荃的“富貴”到齊白石的“紅花墨葉”不知延續了多少年,這些色彩基本上都是在花鳥畫“寫形”的局限性下來體現的。他的繪畫在色彩上是徹底為“寫意”服務的,不是出於“形”的需要,而是出於畫麵的色彩結構。他筆下的鳥大都說不出究竟是什麽鳥,叫什麽名字,甚至於雞也喜歡呆在水邊嬉戲,成群結隊的水鳥到陸地上來覓食,繪畫的觀念打破了形製。所以,他的色彩在使用上總是按照畫意來設計的,並不表明他的色彩是屬於形象的。
易峰有一批非常精彩的扇麵作品,集中體現了他近年來的創作成果。有一段時間他對中國的古體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體會其精神,理解其已經,或循其情,或反其意,形諸於繪畫,特別有一番意境,形成了他的《花間記》係列。著名畫家朱耷有《孔雀》詩雲:“拳足何曾磐石安,翠毛猶鬥日光寒。雖知渠有文章在,莫作山雞舞鏡看。”他的繪畫很詩意地畫出了一隻孔雀的樸實,姿態神情猶如在反思自己,竹葉疏離,純潔如水,非常優美。易峰善於在太多的繪畫因素中發現那些最美最動人的點、線、麵,並且把這些因素組合成富有境界美的畫麵。這是一個畫家的基本素質。他的畫麵折射出一種善良的美德,這種品格比美要重要的多,深刻得多,標誌著畫家精神境界聖潔。
再如,居巢有兩首《鷺鷥》詩,其一曰:“蒲葦汀荷戰晚風,三三五五雪衣公。故應如此風標好,合著寬閑寂寞中。”畫麵上兩隻鷺鷥隱匿在秋荷叢中,宛如垂釣者,忍耐寂寞,等待著魚兒上鉤,畫麵上緊蹙的氣氛和詩意中的“寬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張一弛,詩意畫境化而為一。其二曰:“蘆花秋水寄孤蹤,寥落江田飲啄供。莫笑羽毛蕭索甚,曾舒文采向西風。”季節的變化帶來了詩人另一種心境,秋水茫茫,蒹葭蒼蒼,兩隻鷺鷥,在水一方,畫麵婉轉出一種大自然的天籟之音。中國詩歌的音樂性和對於境界的營造與繪畫是相通的,但是繪畫在此之外另有一番審美尺度,那就是藝術形象的唯一性,詩歌中的形象你可以去想象,但是對於繪畫中形象你必須去認可,這是一個高度和難度,能不能讓人真誠麵對畫家塑造的形象。在這裏,易峰的繪畫實現兩者的平衡與統一。
在他的一係列作品,如《對語》(110CM*60CM2007年)、《池邊趣》(68CM*68CM2007年)、《春草細還生》(250CM*125CM2008年)、《清影日瀟瀟》(250CM*124CM2008年),都能夠體現出他一以貫之的美學原則和審美精神。繪畫這項特殊的心理活動,是沒有主義和理想的,這就是繪畫的精神追求,不是口號,而是畫家心靈的弦音。
易峰自語:“我在尋找一份寧靜,一種融合。無數個春夏秋冬,我在尋找中問候前賢,與此對話。宋元人所繪的花與鳥、草與石,慢慢地融進了我u2018花u2019的情懷中。我得到了這份寧靜,迎進了鳥語花香大自然的恩賜,找到了與前輩的融合,也能用融合的心來體會自然界的融合。”
繪畫的精神就是道的圓融,是心靈所向往的地方。每個畫家都是義無反顧地朝著這個目的地前進的,但是在前進的道路上,很多人因為缺乏自我修正的能力而誤入歧途或者折戟沉沙,終沒有到達光輝的頂點。
繪畫這個行當,因為傳統文化的多元性而麵臨著許許多多的美麗陷阱,怎樣才能認識到這些陷阱?那就是繪畫藝術的體係性,如果沒有這個體係化的東西,繪畫永遠都是不完整的片言隻語。易峰的繪畫在圖式語言、色彩結構、筆墨境界方麵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係性建設,因此他的畫麵代表著自己精神追求和自我心靈的審美尺度。繪畫的風格是畫家所固有的東西,一如畫家的人格根性,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的東西。他的繪畫在風格化上是相對穩定的。
由於長期以來傳統花鳥繪畫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語言體係,在師承方麵給後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苑囿,人們很容易走進她的圈套。易峰的繪畫一開始就在形式上和傳統繪畫訣別了,他的繪畫走向了情景化、生活化的形式上來,這是符合時代審美需求的。因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尤其是麵對“四王”山水所形成的正統格局,石濤無不憤懣地提出“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理念,但是筆墨和時代的關係並不是誰隨誰的問題,或者說筆墨和時代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石濤的筆墨就沒有跟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而是超越了“時代”,把繪畫推進到精神的高度,在煙雲的供養中逐漸淡化了他“反清複明”的舊夢。
繪畫這件事情是可以期待的,又是很難預見的,過多的因素製約著繪畫風格的遺傳與變異。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可以相信的,在這個時代區間裏,關於花鳥繪畫,易峰的藝術探索是一個奪目的亮點,通過我多年來對他繪畫風格的關注,我並沒有發現他在尋找什麽“創新”的路子,或者不斷地改變自己。他就像一個農民一樣麵朝黃土背朝天,辛勤有序地在耕作著屬於自己的土地,小有收獲就喜形於色,他已經進入了一個平淡的心境,這對他的繪畫是絕對有影響的。他的藝術風格是當代花鳥繪畫家族裏的一朵奇葩。
康征撰文於北京通州康劉莊村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三日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歐盟可以幫助調解中美貿易爭端
財政部:2017年底地方債16.47萬億元 尚在限額之內|地方債|地方政府債務|地方政府債券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到底有沒有履行入世承諾?|世貿組織
花多少錢?吃什麽?——2018年春節年夜飯調查|年夜飯
國辦派出180多人旁聽兩會 他們都聽到了什麽?|國辦
罕見!一肩挑兩擔,郭樹清開啟金融新式監管|郭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