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詩句(古詩詞中話親情:孤影向明月,遙寄相思情)

 行业资讯     |      2025-07-05

月色蒼茫,讓離家在外的人兒心中愈感淒楚孤獨。月圓月缺,讓抬頭望月的遊子聯想到人世間的分分合合,頓覺茫然。一輪明月高掛天空,時而像銀色小船,時而如透亮玉盤。

親情的詩句(古詩詞中話親情:孤影向明月,遙寄相思情)

這是大自然賜予的美景,更是離人心上抹不去的思鄉情,眼中飽含的相思淚。

古人常常借助“月亮”這一意象,輔以動人文筆,書寫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

這份溫暖的情感,是照亮遊子歸家路的明燈,是給予踏實懷抱的避風港,是令人魂牽夢縈的羈絆。古詩詞中蘊含的親情,總叫人熱淚盈眶。

01、逃難被俘,思憐妻兒

提起杜甫,大家都會想到這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他經常將筆觸伸向國家和民族遭逢的悲劇,以及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其作品因真實反映了唐代的巨變和人民充滿動蕩的生活,而被稱為“詩史”。杜甫落筆的題材宏大,風格沉鬱頓挫,以現實主義特色著稱。

然而,這樣一位“詩聖”,其實也有柔情溫婉的一麵。他把自己對妻兒的款款深情,盡數刻在了這首《月夜》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彼時安史之亂爆發,長安陷落,杜甫帶著家人去到鄜州避難。聽聞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決定隻身前往靈武,把家人安頓在鄜州,不料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押回長安,從此深陷不知歸期是何時的煎熬當中。這首詩,正是杜甫被囚於長安,夜裏望月不禁憶起家人時所作。

杜甫別出心裁地從妻子的角度出發,描寫妻子閨中想念自己的場景,雖無一字提及自己,卻更讓我們感受到這份雙向的思念情真意切。孩子們年紀太小,還不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麽大事,更不知道父親在他方默默地思憶家裏人,這樣天真浪漫的稚氣,在此時此刻卻叫人無比辛酸。離亂之痛,使得杜甫長歎,團圓之日遙遙無期,前路黯淡無光。

同在一輪明月下,夫妻齊受相思苦,共同望月寄托希望,期盼團聚早日實現。

02、仕途不暢,遙念手足


宋代的另一位大文豪,性格樂觀豁達,浪漫灑脫,詩文縱橫恣肆,豪放自如,但也有重情重義的一麵——他就是蘇軾。一首《水調歌頭》,飽含對弟弟的深深牽掛: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讓很多人誤認為蘇軾望月懷人的對象是心愛的女子,實則不然。當時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與變法派政見不合受到排擠,於是自求外放,來到密州為官。長期輾轉在外,蘇軾跟弟弟蘇轍已經有七年沒見麵了。

由於太久沒有體會到兄弟團圓的快樂,蘇軾抬頭看著中秋時節的圓月,在酒精的作用下,心潮起伏不止,便以詩詞宣泄內心鬱積多時的各種情緒。離人的愁苦無奈,人生的變化無常,困境中對自己和兄弟的寬慰與曠達,五味雜陳,交織在一起,化為偉大的傳世作品。

同在一輪明月下,手足分離難相見,相隔千裏心意相通,惟願對方安好健在。


03、長年在外,懷舊情深


過著羈旅生活的遊子,夜不能寐時,總忍不住望月,仿佛月亮能幫助自己,向遠方的親人傳達鄉思離情,聊以安慰濃厚苦澀的愁緒。守邊多年的範仲淹,或許深有同感: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蘇幕遮ⷦ‡𗨈Š》是範仲淹的代表作之一。當時範仲淹正在西北邊塞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統軍禦敵,建功立業。國之重責擔在肩上,範仲淹隻得舍小家而顧大家,常年離開家人在外工作,沉重的思鄉之情總令他黯然神傷,苦悶難以排遣。

正所謂酒入愁腸愁更愁,範仲淹在高樓獨倚,對月飲酒,卻無法消解漂泊異鄉的孤獨寂寞。邊塞景色與中原相比,固然顯得雄偉壯闊,但畢竟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故鄉,因此在範仲淹眼裏,隻覺塞上風景蕭瑟無情,離愁別恨展露無遺。

同在一輪明月下,救國救民為己任,戍守邊塞望月興歎,國泰民安方能重見。

親情尚在,尤可掛念,月亮寄情,愁思難解。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在詩詞中向我們展示其眼中親情、鄉思的美麗模樣,在帶給我們感動的同時,也在提醒我們:常回家看看,多陪伴家人,莫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作者:小柴,喜音樂美食,愛電影品茗,隻想快快樂樂過日子,不想唯唯諾諾度一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